財務舞弊,“變”字在先,“藏”字在后,在變動中弄虛作假,在深藏中蒙混過關。變是變真為假,變實為虛,變公為私,變人為己;藏是隱藏深固,巧妙掩飾,詭秘掩蓋,層層掩護,或遍布障眼法,蒙混過關。數字異常與否,由它所傳遞的信息內容所決定。認識異常數字,必須結合具體經濟業務的內容。要把握經濟業務本身量的界限。如某企業的管理費每月在50000—60000元之間,而本月達到90000元,這90000元對這個企業一個月的管理費來講,就是異常數字,需要作進一步審查,以便弄清疑點。首先應把握經濟業務本身應該是正數還是負數,或者既可能是正數,也可能是負數。如資產賬戶中的現金,一般來說應該是正數,如果出現負數(實際記賬中用紅字表示),便是異常數字,需進一步詳細查明。比如上級公司、部門給本公司下達了考核指標,或者本公司董事會給經營管理者制定了年初預算,而實際執行指標與考核指標、預算指標差異非常小,則值得關注。單位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廣泛的,其關系是錯綜復雜的。但從一個單位的經濟業務內容分析,其關系又是相對固定或明確的。如支付水費,其收款單位不是自來水公司而是其他單位,就值得懷疑。任何一個經濟實體,都有一定的業務范圍。如發現有的憑證反映的經濟內容與出具憑證單位的業務范圍明顯不符,則應視為異常單位,將其作為疑點,進一步查證。2、從購銷單位與貨款結算單位的矛盾發現異常購銷單位在正常的經濟往來中,購貨單位是付款單位,供貨單位是收款單位。如果發現購貨單位是A,而付款單位是B;或者供貨單位是C,而收款單位是D,都是一種不正常現象。一般正常的往來單位,其經濟業務發生都有一定的頻率,其業務往來金額也有一定的幅度。如果發現有的往來單位名稱陌生,長期不發生業務往來,掛賬數額又較大,就應視為異常往來單位,需進一步查明是否虛列賬戶,是否呆賬。所謂賬戶之間的異常對應關系,就是指記賬憑證上的會計分錄沒有正確地反映經濟業務內容,沒有客觀地表現資金變化的真實情況。從資金運動的去向發現異常賬戶對應關系。資金運動總是有來龍去脈的,商品資金是由貨幣資金而來的,具體是通過“庫存商品”賬戶反映其來路。在正常情況下,“庫存商品”賬戶的借方;對應“銀行存款”賬戶或“應付賬款”賬戶的貸方。“庫存商品”賬戶的貸方反映商品的減少,在正常情況下,其去向有出售和本單位領用;在特殊情況下,有庫存盤虧、毀損等。因此,與“庫存商品”賬戶的貸方相對應賬戶有“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管理費”、“待處理損失”等賬戶。查賬時發現異常去向,應特別注意,進一步弄清真實情況。2、從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的轉賬中發現異常賬戶對應關系近幾年,發現許多單位弄虛作假、違犯財經紀律,其主要手法就是通過應收款、應付款賬戶做手腳。因此,在查賬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審查那些沒有原始憑證的應收款、應付款賬戶。如果會計憑證上沒有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特定時間,或所反映的特定時間與經濟業務的內容有明顯矛盾,都應視為異常時間。在商品物質采購中,會出現在途商品、在途物資,根據供貨單位的遠近和運輸工具,可以測算出正常的在途時間。如果發現先后順序無故顛倒或在途時間大大超過了正常時間,就需要進一步查明原因。在工商企業的采購業務中,同一商品、物資可以從多渠道、多地點采購。在價格、質量等相同的情況下,一般應就近采購。如舍近求遠,又無質量等特殊原因,應作為異常地點。物資運動流向決定了購銷業務所涉及的地點有一定的規律。如果地點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無關或者與經濟業務的內容矛盾,(審計之家注: 審計過程中,應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武斷、不隨意下結論,更多審計干貨,請關注公眾號內審網)就應視為異常地點。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取決于他的經濟收入和對經濟生活的安排。如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大大超過其收入,應視為異常變化。人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其變化一般是漸變的過程,而且生活方式與經濟來源的大小也有一定關系。從生活方式的突變認識有關人員的異常變化,實質上也是分析經濟收支的矛盾。有些東西單從一個單位看不一定是問題,但要延伸到另一個單位很可能有意外的收獲,只要你在審計中發現疑點別放過,認真做好記錄,等到審計有關單位時,亦可利用這些審計線索。如,在審計某集團的下屬單位時,發現曾支付給集團房租30萬元。僅從該單位這筆業務看沒有什么可疑之處。但在對集團審計時,我們著重檢查這筆資金是否入賬。經過檢查,賬上沒有發現這筆資金。于是,找有關人員進行查詢。一開始,他們怎么也不承認,硬說沒有這筆錢,這時,我們將收款情況的記錄拿了出來。在事實面前,他們交出了對外出租房屋200余萬元的活期存折,該單位私設“小金庫”的嚴重違紀問題就這樣被查出來了。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要到生產,工作現場轉轉走走,這也是獲得審計線索的好機會。通過現場觀察,不僅能了解被審計單位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增強對審計對象的感性認識,更主要地能發現賬面上看不到的違紀問題。如在某公司審計期間。我們發現其廠區內經常停著幾輛交通車,而固定資產賬上沒有登記。根據這一線索,經向有關人員詢問,得知該車是頂賬頂來的,從而查出賬實不符100余萬元的違紀問題。唯物論和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而這些聯系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即根據事物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的邏輯關系,進行分類、分析、歸納、推理,把相關的問題和現象不斷地納入邏輯分析的視角,又不斷地排除非邏輯因素,從現象間的矛盾關系到實質性的因果關系,推理出一些必然性的東西,發現和揭示重要問題的線索。如我們在審計一家科研所時,發現該單位有大量的資金出借,卻無分文利息入賬,這顯然存在著邏輯上的矛盾。圍繞這一矛盾現象我們展開分析與審計,通過內查外調,終于查出該單位私設“小金庫”50萬元的嚴重違紀行為。再比如,我們在對一家國有企業審計時,審計進點見面會上,一位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說,自已在任職期間,本單位經濟效益開始好轉,大大改善了職工福利待遇。當我們實際審查會計賬目時,確未發現有很多的營業收入及福利費用支出,這就形成了一對矛盾。這促使我們認真思索,在盤點該企業房屋時,發現好幾棟房子已經出租,但賬面沒有租賃收入。經進一步查實,該企業共隱匿租賃收入200多萬元,并全部用于職工福利。在審計中,我們特別注意如有無篡改原始數據、偽造經濟事項、使用非法票據等、收款收據不按順序號使用等,從異常數據、字跡、經濟往來、賬務處理、收款收據使用等。在這些現象中,去發現問題和查找一些重要問題的線索。如2006年對某行政單位進行審計時,該單位承諾提供會計資料及銀行開戶情況是完整、真實的,有關人員也常自稱該單位沒有賬外賬,所有經濟活動都反映在賬上,在已提供的會計記錄及財務處理上確實未發現明顯破綻。但我們沒有放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原始憑單上,對大量的每月、每本、每張收款記賬憑證所附單據認真仔細地審核時,發現收款收據有未按編碼順序連續使用的跳號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有關財務人員解釋說是由于經辦人開錯收款收據,做作廢處理原因造成的。我們要求他們提供收款收據存根,他們又說收款收據存根已由有關部門繳銷了。我們又要求其提供繳銷證明,卻無法提供。經再三追問他們終于拿出收款收據存根。經審查發現,收據存根中有大量的收款沒有入賬。在事實面前,對方不得不拿出1999年以前設立一直延用至今的兩套賬外賬,合計收入金額1280萬元。
- END -
來源:會計審計幫,審計之家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以上信息)。
版權說明:如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謝謝!